南昌数字城管日均管事2000件 一年来发现问题519490件

阅读:    出处:     发布日期:2012-02-18 08:32:52
【字号:
久治不愈的“城市牛皮癣”、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偷偷摸摸的违章建设、一路滴洒的后八轮……这些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曾经让城市管理部门头疼不已。而如今,这些全都难逃“数字城管”的法网,只要一冒头,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就能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取证,并及时得到处理。在南昌,一张高效运转的“数字城管之网”覆盖着建成区每一寸土地,日均处理各种市政设施破损、暴露垃圾等城市管理案件2000多件,其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处理问题的速度、效率等成倍增加,城市管理因此走上高科技的轨道。记者昨日来到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一探“数字化城管”这一高科技宝贝的威力。

 

采集违规信息

 

 

将信息传至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指派执法人员前去处理

 

 

执法人员赶到现场

 

 

摊贩经规劝后离开

 

  A 见证:26分钟内成功取缔占道经营

  数字城管虽然运行已经一年有余,但是在很多普通市民眼里,说到数字城管可能还是很陌生,数字城管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数字化城管系统究竟是如何运行的?从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这一全新的科技平台真的可以大幅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吗?为了探求这一个个问题的答案。27日,记者随同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督查科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了南昌市的街头巷尾。

  27日16时30分,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督查科的工作人员万文强发现八一大桥下人行道有商贩占道经营,小万当即下车用“城管通”多角度拍下照片,发送到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27日16时32分,情况反映到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迅速进行案卷立案、分类、指派并通知南昌市东湖区执法局及时处理。

  27日16时34分,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完成派遣,交由南昌市东湖区执法局负责处理。

  27日16时50分,南昌市东湖区执法局的执法人员骑了一辆电动车来到现场,规劝占道经营的商贩。“我是接到了总台通知,说这里有占道经营的,我马上就骑了车子过来。”该执法人员表示,占道经营经常“打游击”,在辖区内巡逻人手不够,管理起来难度很大。现在有了数字城管的指挥,管理起来针对性很强,确实给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

  27日16时52分,对占道经营商贩进行教育后,东湖区执法人员向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反馈处理信息,申请结案。

  27日16时56分,万文强核查完成,并反馈信息至监督指挥中心,事件处理完毕并同意结案。

  “这个速度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在原来要处理一个占道经营问题,没有一两天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打电话反映后,要一级一级转,等到执法部门到现场后,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附近开杂货店的老陈称,没想到有了数字城管之后,办事效率能如此之高。

  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副主任张争文表示,“数字化城管”就是这样令城管插上科技的翅膀,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如果按以往的处理方式,类似的问题来来回回需要走十几道程序,没有几天时间是解决不了的。

  B 数字:一年受理问题519490件

  数字城管自然离不开数字,在采访中,记者罗列了一组数字城管系统中的数字,这些数字也是让南昌变得更加卫生、更加宜居的一块块“砖头”。

  129、117、234、5591

  目前,南昌数字化平台已经将触角伸向城市的各个角落,链接129个部门单位,覆盖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红谷滩新区等七个区域共150.6平方公里面积,并将城区覆盖面积划分为117个责任网格,每个责任网格有两名、总共有234名信息采集员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采集和整改核实。中心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神经中枢,共享南昌市天网工程5591个摄像头资源,实现城市管理的可视化。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可以实现实时在线沟通。

  13大类145小类

  按照实施数字化城管的规范,结合本地情况,对城市部件、事件进行了分类与编码,明确城市部件分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其他设施等六大类68小类,城市事件分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集贸市场等期大类77小类。同时,开设了12319城管热线和12369环保热线,全天24小时为广大市民及时反映城市管理和城市环保等相关问题提供便捷渠道。

  519490件

  自去年6月,南昌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正式开通以来,整个系统运行正常,效果明显。据统计,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南昌市数字平台共受理城市管理问题519490件,整改到位507911件,未到整改时限1214件,整改率98%,其中,社会监督受理问题46539件,整改到位41861件,社会监督整改率88.82%,社会监督反馈满意度达95%;视频监控平均处置时间30分钟左右,处理率100%。

  C 方式:采集员持城管通随时通报信息

  曾几何时,井盖移位、破损造成小车车轮掉入、孩子跌落的事故屡见不鲜,市民却不知该通过什么渠道、该找个哪部门处理。而数字化城管,全面破解了这一难题。破解的利器就是设立“部件”和“事件”,科学区分、定位城市管理对象。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主任涂宇峰称,所谓“部件”就是指城市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等市政工程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而“事件”则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环境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需要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通过管理主体的划分,可以有效破解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的事件,一旦出现问题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责任单位,并将问题下派到责任单位。”涂宇峰表示,随着数字城管的投入使用,以往那种推诿扯皮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划分了责任主体,那问题怎么来发现呢?记者从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了解到,目前主要有五种方式,一是通过在线的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另外一个则是通过活跃在南昌城区的234名“城管侦察兵”的采集,还有就是市民通过拨打12319反映、媒体曝光及监督员上报。“在南昌城区我们设置了117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两名信息采集员,手持‘城管通’,只要一发现问题,就立即上传报告给数字平台。”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副主任张争文称,“城管通”是一个专业通讯工具,具备语音呼叫、短信群发、拍照录音、表单填写、地图浏览、数据同步、手机定位等功能。城管信息采集员手持“城管通”,行走于自己所负责的网格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用“城管通”将信息发回监督指挥中心。监督指挥中心也可把自己的要求指令及时发给城管信息采集员,而且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城管信息采集员的位置和巡查路线。

  D 监督:完善的机制保障良好运行

  数字化城管系统,使城市管理问题由过去简单的定性变成了科学的定量,由粗放变成了精细。数字化城管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的处置情况记录十分明了,从报案人、受理时间、结束时间到承办单位、责任人等都自动记录在电脑上。对整个过程有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系统,它实行三项评价:对信息采集员、操作员、部件事件的处理员实行岗位绩效评价;对城市管理的有关单位实行部门绩效评价;对各级政府的管辖区实行区域质量和管理效果评价。

  28日,记者还见到了一份2011年7月18日的南昌市第二季度城市创建管理工作考核成绩通报,详细标明了各责任单位执行处置数字化城管派遣案件评价统计表,对各单位立案数、结案数、超时数等均作出统计并评分。

  南昌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南昌市创建工作问责制》,明确规定,根据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评价结果,对城市管理工作考核成绩排名落后的单位领导实行严格问责,当年度三次以上排名倒数第一名的单位领导给予免职或建议免职处分。

  E 效果:问题整改率达到98%

  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化城管运行后,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数据,在数据的变化过程中,南昌数字化城管日趋完善。在南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记者抽取这样一组数据,令人不得不对南昌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成效刮目相看:据统计,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南昌市数字平台共受理城市管理问题519490件,整改到位507911件,未到整改时限1214件,整改率98%,平均每天处理2000多件。

  在这组枯燥的数据背后,是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服务单位对城管工作责任的承诺、辛劳的付出和心血凝结。这些数字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实行数字化管理后的城市管理工作,已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即实现了简单的定性到科学的定量的跨越,实现由粗放到精细的跨越,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跨越,由封闭向开放的跨越!

  F 期待:数字化管理由“新鲜”变“成熟”

  数字城管,对于大部分南昌市民来说是个“新鲜词”。经常开车出行的王女士听说城市里主要路段安装了视频,非常高兴。她说,自己开车到市中心停车时,最怕遇到小商贩占道经营,还有就是多次被人敲破车窗。“现在又是摄像头监控又是手机能照相上传,还开通电话、短信等多种举报方式,那些乱摆摊的小贩就怕了,那些小偷也不敢再猖狂了”。王女士还表示,先进的信息平台和通讯工具毕竟只是城市管理的辅助手段,要保持城市面貌的长效清洁,仍需要各职能部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通力协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