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化城市管理

阅读:    出处:     发布日期:2010-11-25 17:14:10
【字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效科学管理城市的重要性必然凸现,因此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这里所提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可以运用地理编码技术,通过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借助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实时采集、传输信息,对城市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城市秩序等进行全时段监控,从而实现管理的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和全时段、全方位覆盖。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对象的种类、数量日益增长,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需要处理,客观上呼唤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出现。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现状

       从2004年10月22日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正式运行开始,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由一个不为人知的新事物,逐渐演变成中央和地方广泛推广的一项重大工程。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建设部先后确定三批共51个数字城管的试点区域,地方政府确定试点项目以及各类在建的非试点则多达30余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级地方政府中有意在近期推行“数字城管”的地方至少还有50个。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给全国城市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化城市管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城市管理之中,实现了城市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就目前实施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优势:一方面通过多项数字技术的应用,减少巡查和处置人员,提高城管部门的办事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有力推进节约型城市的建设。从北京东城区的经验数据表示:建设城管新模式耗资1680万元,运行后每年可节约资金4400万元。政府系统对城管问题的发现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过去需要1周时间处理的问题,现在平均只需12小时;过去每年处置的城管问题只有500到600件,现在平均每周即可处置360件,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居民,为人民群众反映城市问题建立了快速通道。从深圳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的效果来看,市民反映问题的渠道更畅通了,使城管的信访量下降了24.6%,很好地树立了服务型政府的形象,拉近了城管部门与市民的距离。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优势不可否认,但是同时也有专家认为,“数字化城市管理这辆车太大太沉”,它涉及到城市建设乃至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方面面,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要想提速,使得城市管理真正取得实效,依然需要勇于突破发展瓶颈。

       二、影响数字化城管运行的瓶颈及其表现

       近年来,虽然各个城市信息化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与“数字城市”建设的要求、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还有差距,影响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瓶颈主要有:

       (一)运行成本过高,资金得不到保障

       数字化城市建设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一个系统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投入、改进、协调,整个系统需要很多部门的合作,如果资金上投入不足必然会影响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目前城市管理的大部分部门没有或只有十分有限的信息化专项经费,而信息化建设除了项目实施时的一次性投入外,还有之后系统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还包括二次开发、人员培训、设备更新和添置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因此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是决定性因素。

       (二)数字化城管应用效率有待提高

       “数字城市”绝不仅是通讯网络等硬件建设,而是要利用信息数字和信息系统为社会服务。实践中有的单位巨额投资建设各类信息化系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使用过程并不理想,许多功能被闲置,信息化的效应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如2006年5月16日《新华日报》指出,很多地方花了钱建“数字城市”,但认识偏差、方向不明导致“数字城市”在网上跑空车。政府各部门的上网工程“个人自扫门前雪”,互不兼容,遇到城市管理的实际问题,根本就派不上用场。5月26日《经济学消息报》指出,“数字城市”除了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切实做到外,诸如实现城管办公自动化、指挥智能化、监管可视化、举报社会化、内外部信息交换和管理网络化都令人质疑。

       (三)缺乏对人员的培训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相关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技术上、观念上缺乏对数字化城管的认识,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从而导致工作中出现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人员观念有待转变。其中,主管部门的观念是个大问题,需要从老套的形式主义作风,转变为具备数字化城市建设流程中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识、常识和标准,要让他们起码能通过培训、考察等快捷的办法快速具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观念。其次是技术人员的匮乏。信息化系统需要人去操作,需要一个很好的人机之间的对话机制,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而此方面相关部门的人才明显不足,专业人才的匮乏也影响了部门信息化的水平。最后是城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不但需要执法、监察和信息采集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强化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规范行为,促使其最大限度地依法履行职责。
      
       (四)数字资源缺乏统一规划,现有数字资源有待整合

       城市数字化是个超级系统,信息量巨大而且出自众多部门,整合的任务极为繁重。即使整合起来,要方便应用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但在实践中,涉及城市管理领域的相关部门都在各自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些信息化项目都是由部门自主决策,各部门之间缺乏综合协调,造成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基本的共享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到目前为止,我们相关城市仍然没有一个全面的、先进的、可行的、涵盖整个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五)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从宏观角度来讲,中国现有城市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城市受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人才培养方面、政府管理能力方面滞后于发达城市,很难达到发达城市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从而造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平衡;从微观角度来看,城市管理各个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不统一,部门机关信息化水平通常较高,基层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各个部门间还存在着不平衡。

       三、对数字化城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备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数字化城市不仅是一个技术的概念,还是一个集技术、管理、人才、经济一体的范畴。因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信息系统运用的是网络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多种数字技术,而要做好管理维护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所以对于管理人员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可以凭借商业化和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思维习惯、工作方法,联合社会上的科研机构、专业公司,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加速数据开发和数据中心建设,为系统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形成群众与政府互动,共同管理城市的格局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单单依靠城市管理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群众参与、政府与社会协同管理。这主要可以通过调动社区居委会、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等基层群众组织的积极性来联动以实现互动管理城市,并且实践证明还能够通过这些途径来反映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形成市民与政府良性互动、共同管好城市的格局。

       (三)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

       在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普遍存在着“硬件建设速度快,信息资源建设速度慢”的状况,尤其是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受行政管理体制以及信息资源权属、标准规范、市场机制问题等制约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的行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快,区域信息化面临信息资源横向融合困难,整体推进速度慢的问题。因此应加强信息资源的规划,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使信息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达到均衡,满足社会大众的各种信息需求。

       (四)相互借鉴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各个城市发展的方案

       去年建设部已经提出2008年到2010年,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条件具备的县级市,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目前推进城市管理的数字化既是一个大趋势,也是一个大难题,各地应该针对各自城市的特点,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的经验,找出适合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做到问题专业化、整改调度权威化、监督评价制度化为主要内容,并作为提升城市日常和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作者: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附件列表: